第89章 无德!无礼!无耻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薪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黑冰囚车中。

    华阳太后饶有兴致的小声道:“夫子,孔谦估计又得退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只能退,也必须退。”

    许尚成竹在胸。

    既然儒家通过宗法制,能够轻易洗脑、操纵中原民意。

    那他就将其一压再压!

    直接把中原民意压到一个可控的范围内!

    孔谦和儒家自然就蹦跶不出什么浪花出来了。

    这时。

    “先贤曰:君王有德,则天下归心,是以仁者爱人。”

    孔谦深吸一口气,道:“你这粗鄙罪徒,即便民意不能代表天命,也不适合主宰国策施行……可质朴的民意等同于仁义德化,这你总归无法反驳了吧?”

    孔谦退到了第三层。

    天命,国策,仁德!

    民意绑定仁德。

    那这确实是无从反驳的。

    许尚淡然的道:“民意理当与仁德挂钩,此乃古之通理也。”

    “很好!”

    孔谦冷喝道:“据老朽所知,秦皇在渭水刻碑上撰写……寡人以眇眇之身,兴兵诛暴乱,赖宗庙之灵,六王咸伏其辜,天下大定……”

    “依照秦皇之意,大秦东出一统河山万里,靠的是秦皇自身之威,还有强大的军队,以及祖先的保佑。”

    “敢问,天命何在?民意何存?秦皇丝毫未曾提及顺应民意,敬天保民,此便是嬴政毫无仁德之念的最佳佐证!这你又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孔谦很会钻空子。

    嬴政为了树立大秦统御九州的法理性,分别从鲁壁中找到了古之典籍,并按照夫子的指示,于封禅宣布嬴秦之正统血脉。

    其次。

    还有敬祖祭神,铸造奇观(金人十二),秦为水德,立石刻碑,以颂功绩。

    而孔谦针对的就是关中渭水之碑文。

    此碑文通篇都是歌颂始皇的伟大,大秦军队的勇武,嬴族先祖的庇护等等。

    却未曾言及天命,更没有提及半点民意民心。

    姬周最起码还把以德配天,敬天保民挂在嘴上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渭水碑文。

    有【轻天忽民】之嫌!

    这件事还是相当严重的。

    最起码在眼下的节骨眼上,被孔谦挑刺针对,着实是秦廷的失责。

    “皇帝在渭水立碑撰文,本就是以祭祖为重。”

    许尚轻飘飘的道:“孔谦,你或许还不清楚,皇帝在泰山封禅的诏书中,着重提及了……朕承仁义,顺应天命,惟德是辅,敬天保民……”

    “皇帝于泰山沟通仙神,重天重民,仁德至上!”

    “至于你口中的那什么佐证,不过是你自己的夸大臆想罢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之前许尚曾把关了一下,小赵专门带来的封禅诏书细则。

    他专门在上面加了惟德是辅,敬天保民八个字。

    这很重要。

    有备无患,才能不让人揪住小辫子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孔谦上门找茬,便挑到了这根刺!

    好在许尚早有防范。

    华阳太后闻言瞬间感觉夫子真是料敌于先。

    对付孔谦……

    夫子看似毫不费力。

    实则早就做好了万全的打算。

    进而才能让局势尽在掌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林木之间。

    “哎!”

    嬴政叹了口气,道:“上大夫,朕记得渭水碑文,可是由你亲自督促篆刻的。”

    上大夫赵摎闻言赶忙上前拱手道:“陛下,都是微臣失职。”

    上大夫赵摎乃是宗室能臣,兵法皆备。

    嬴族宗亲派系之中。

    除了渭阳君,就当属赵摎的威望最高。

    因此。

    渭水碑文才会由他负责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一个承继兵和法的人。

    对于所谓的天命和民意,自然就不太看重。

    这确实是赵摎的失职。

    渭阳君见状也站出来道:“陛下,也怪老臣没有掌眼把关妥当,理应与上大夫同罪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,罪则后续再罚。”

    嬴政蹙眉道:“现在看来,让这个孔谦替我们挑挑茬,似乎也不算什么坏事!”

    渭阳君:“……”

    赵摎:“……”

    那可不,反正有夫子在前面顶着。

    孔谦一退再退。

    明显很难再闹翻天了。

    至于渭阳君和赵摎的罪责。

    嬴政处罚也是看人的。

    赵摎身份特殊是一方面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……

    赵摎属于先锋武将,其余时间都是研习秦法,本不侧重文事。

    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