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 奉天事鬼,刺王杀驾?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个、三个人全都达到了天义的尚贤标准呢?

    墨家可以分裂。

    那么华夏的九州河山也能分裂?

    显然是绝对不能的。

    车外。

    右相王绾抓稳缰绳,道:“其实这个问题,本质上就是权力继承的难题,究竟是选贤,亦或者直接擢立嫡长。”

    “若选贤,各方势力互相押宝,最终一定会酿成互相攻讦的惨剧。”

    “若立嫡长,稳是稳了,毫无悬念,也不会再有人轻易生出歹心。”

    “可嫡长若过于不堪,则难挑大任矣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右相王绾有些延伸了嬴政的议题。

    嬴政想说的是,他接受不了君权神授以外的法理性共识。

    如果不能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

    那这皇帝还做个什么劲儿?

    假设按照墨家的天义尚贤之标准。

    嬴政立马就得下台。

    须知。

    我们的政哥自诩功过三皇盖五帝。

    结果从墨家的角度来看。

    嬴政显然连担当皇帝的资格都没有。

    这就使得嬴政从各个方面,很难喜欢墨家。

    而王绾很敏锐的想要跳过皇帝的雷区,故选择了转移话题。

    许尚摆手道:“皇权继承方面的完善诸事,我们以后再说。今儿个先把墨家究竟能否再重回巅峰,给论明白。”

    王绾闻言微微垂首。

    王翦插话:“夫子,我记得墨家似乎并不主张山河一统,毕竟他们开口闭口都是非攻,禁不义之战。”

    墨家有着非常明确的主张,那就是大国不可攻伐小国,否则便是不义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。

    非攻,是以周公的战争礼法为基础,方才得出的思想。

    “确实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许尚点头道:“儒家虽然极力主张分封,却也提倡定于一。墨家则单纯希望再造大同理想,他们要的是共生和共存。”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话又说回来。

    墨家在大一统的社会中,再行非攻之主张,似乎也不矛盾。

    即:非攻,在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适用的。

    “好了,我们来总结一下。”

    许尚暂阶段给出定论的道:“天志法仪,王在法下,民意扰乱司法,人以群分,会导致分裂。”

    “尚贤,选举制,有能则上,无能则下,权力传承势必动荡。”

    “尚同……墨翟考虑到了【人异义】的问题,也就是个人有个人的标准,对义的看法总归会有差别的。”

    “遂,需要立刑有纪,惩戒异议者。而负责奖惩之人需要具备仁者之名,以及民意的支持。”

    “但很显然,尚同属于打补丁的主张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墨家分裂的难题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墨家共有十大主张。

    现在已经讲完了天志、尚贤和尚同。

    其中以天志为核心的墨法,底层逻辑太过超前,并不适用于帝制时代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尚贤的细则还有一个人才选举框架。

    即:众议,选举,公告,任命,执行,监督,改正等等。

    依据上述流程。

    便可擢选出天子,三公,诸侯国君。

    地方上也有正长,里长和乡长。

    这些人都必须具备仁人的标准。

    再以天义为政策框架。

    上层下达的天义之令,下面需要立即执行,确保政见的一致性。

    是为同志,尚同。

    许尚对此表示……

    太难了。

    权力传承过程中的选贤很难。

    从上到下的同志尚同更难。

    对于顶端决策者的巨子素养,要求也高到离谱。

    “兼爱和非攻,两者都是在大一统社会,也可以提倡之。”

    许尚顿了顿,道:“至于非乐、非命,节用、节葬,本质上都是儒墨之争。”

    “儒家讲究乐礼,墨家偏说民间乐可,以乐划分等级则不可。”

    “儒家讲究宿命论,墨家偏说官无常贵、民无常贱。”

    “儒家大兴礼祭,讲体统排场,墨家偏说理当节用、节葬,有限的资源应该用在活人身上,人都死了你要讲孝心了,纯属扯犊子。”

    “是以:墨家巨子,自苦以利天下,衣食住行都得十分节省,甚至连粮食都得自己亲手去种,严禁拘女蓄私,遵从一夫一妻等等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什么叫亘古完人?

    那就是无论从上古、今朝,亦或者后世的眼光来看。

    墨翟的德行都完美至极。

    毫无瑕疵。

    墨翟在世时,孔孟都得避其锋芒。

    包括脾气直来直去的孟子,也是在墨翟死后,才大骂其为禽兽也。

    墨翟在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