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往事越千年(3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加码。

    到时候。

    民生多艰,百姓疾苦。

    星火燎原就会变成命定之事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许尚纠正的不仅是北伐的战术布置。

    更是大秦的国祚延续。

    驾车的位置。

    王翦难免有些感慨,他守正了一辈子,向来对于出奇制胜,不怎么看得上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夫子对匈奴施行的精骑闪电战策略。

    却让王翦重新认识到了以正合,以奇胜!

    幸好夫子站在了大秦的一方。

    不然王翦若是在战场上遇到许尚,他绝对会非常头疼。

    事实上。

    许尚若是与王翦用兵对弈,一样也会头疼……

    “哈哈!秦夫人说的极是,九州百姓之福,便是大秦之福。”

    许尚抬手直指即将消失的江河长城蜃景:“待北伐凯旋,便可用今日的天命祥瑞,盖过东郡的天降陨石,以免以后再有人旧事重提。”

    嬴政回应:“夫子放心,博士仆射淳于越,在天命祥瑞之事上,势必会全力配合我们。”

    现今儒家乃当世唯一显学。

    儒士从某种程度来说,对于民间舆论的影响极其之大。

    大秦若要搞一些宣传诸事。

    就必须得让博士仆射淳于越牵头。

    这是淳于越最大的用处。

    旁侧。

    扶苏若有所思的道:“夫子,此祥瑞如梦似幻,用易经的卦象可解嘛?”

    扶苏最近几日对易经挺感兴趣的。

    闲时都在看易经。

    许尚笑笑道:“刚刚的江河长城可唤做蜃景,若玄乎一些,你可以解释是蛟龙出海,吐出蜃气,遂化作天命幻象,是为祥瑞。”

    “若求真一些,便是自然之景,光影折射,在特定的时间、气候、温差之下,就有可能出现蜃景。”

    “易经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记载的,伏羲八卦最初就是用来定天时的,包括文王六十四卦所组成的易经,也是根据时间的变化进行占卜祭祀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易经在许尚看来,用一个字就能概括。

    那就是:空。

    正因为空,所以充满无穷想象。

    任何道理都能往易经上套。

    结果整的越来越玄乎,越来越飘渺。

    就像后世明明已经发现了始皇陵墓,官方却不让打开。

    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

    便是始皇陵墓一日不开,我们就可以尽情想象,长生、地宫、悬空的兵马俑等等。

    一旦开了。

    便成了定势。

    故。

    易经的空,亦是此理。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华阳太后眨眨眼眸:“夫子竟对易经也有涉猎?”

    许尚已经是通晓百家了。

    若对六十四卦的群经之首,也有研究。

    那就真是无所不知,无所不晓了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略懂一点点。”

    许尚勾起嘴角道:“老夫本是农家出身的嘛,难免得了解伏羲八卦,而易经又是根据伏羲八卦为基础,自然就一通百通了。”

    华阳太后接话:“原来如此,也对,伏羲八卦通节气,农家需洞察农时,也就绕不开八卦节气。”

    嬴政:“……”

    嬴政很沉默。

    因为易经什么的,他着实没怎么看。

    毕竟卦象太过晦涩,嬴政不感兴趣的话,就很难看的下去。

    李斯、王翦、蒙武、王绾和冯去疾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他们作为大秦的文武重臣,往往会非常专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,也就是兵家或者法家。

    其余诸子百家的精髓,他们会针对性的学习一下。

    至于易经……

    他们显然没有什么学习的必要和动力。

    直至刚刚扶苏把蜃景祥瑞和易经联系到一块儿,众人才算有了一些好奇心。

    于是。

    他们都开始期待许尚对易经做出一些注解。

    “你们啊!还真挺好学的。”

    许尚失笑道:“既如此,那老夫就说上两句。”

    嬴政、扶苏和诸臣拱手:“静听夫子开解。”

    学海无涯。

    不进则退。

    长长见识总是好的。

    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,缓声道:“我们之前曾说过,神农氏发现五谷,让我们有了农耕群居的基础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部落,最基层的架构,便是由奴隶、黔首和首领组成。”

    “奴隶是战利品,黔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力,首领是统治阶层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问题来了,商朝的贞人祭祀阶层,究竟是怎么壮大起来的?”

    “小儒生,你来说说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许尚再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