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一止在止,止无可止(3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子张正和子思齐几大名儒,倒是没有再多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他们摆出了统一的姿势。

    饮茶。

    意为这一局已经没什么看头了。

    无论对手再怎么挣扎。

    他们都是必赢的,后续只需等待外王之辩即可。

    窗台下。

    华阳太后询问道:“夫子,乐正氏的内圣修身,知止中庸,就真的完美无缺嘛?”

    华阳太后也设身处地的,把自己换位成了乐正氏的对手。

    她发现……

    纵然她把自己过往的经历经验,外加学识积累,全部用于思考应对内圣之辩。

    她也挑不出半点突破口。

    须知。

    华阳太后这些年在夫子身边耳濡目染,她的积累绝非常人能够相提并论的。

    然而。

    儒学的三纲八目,却经过了数百年的发扬和完善,多少代大儒呕心沥血。

    方才有了乐正氏今日的无懈可击。

    “嗯,现在单从理论上看,乐正氏确实是没有弱点的。”

    许尚回应道:“曾子单靠止于至善四个字,便足以成圣……更何况乐正氏又叠加了礼记核心的中庸,以及经世存世,知止而后能定,当真有点麻烦。”

    随即。

    屠雎和扶苏面面相觑,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,夫子会说有点麻烦。

    扶苏:“夫子,那我们这上半场是必输了吗?”

    “必输倒也不至于。”

    许尚始终淡然:“儒学三纲八目,几百年的道行,我们固然无法驳倒之,却有可能将其逼退一步。”

    辩经并非只有胜败两种结局。

    比如扶苏跟仲良氏的对决,仲良氏的王天下在对待匈奴的政策方面,退步成了先霸后王。

    这其实就够了。

    你是不可能真把王道说得一无是处的。

    毕竟王道的青史功绩就摆在那里。

    我们现在脚下的齐地,也都多亏了【王天下】之功。

    因此。

    扶苏借着夫子的指点,能让仲良氏退步,便已是功莫大焉。

    同理。

    儒家内圣,三纲八目。

    同样也是无法将其彻底驳倒的。

    只能将其逼退……

    哪怕只是稍退一步。

    都足够让一位籍籍无名者,立马名震稷下,再扬九州。

    扶苏沉思:“让乐正氏不得不退……这……”

    扶苏回顾了一下过往淳于越的教学。

    他发现他越是细想。

    反而开始觉得三纲八目,内圣外王越发的有道理。

    算了算了。

    真是想不了一点儿。

    没办法。

    扶苏只好把希翼的目光,投向了夫子。

    包括华阳太后、屠雎、陈平和李斯也都一样,他们都在静待解惑。

    “很简单。”

    许尚勾起嘴角,道:“儒家不是讲究百善孝为先嘛?孝乃是儒学的绝对核心,这么一来的话……所谓的止于至善,是否能够在孝道上也做出知止之举呢?”

    “如果乐正氏坚持知止,那么就相当于内圣在儒学根基上,做出了让步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乐正氏维护至孝,那么他的知止就不再纯粹,只要沾上孝,他就没法知止,破绽只会更大!”

    “老夫认为小赵很快就能想到这一点……现在我们就等着看吧!”

    “看乐正氏究竟会怎么选?”

    “知止,至孝,二选一!”

    “无论怎么选,他都是进退维谷,左右为难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乐正氏很强。

    许尚也从来都不是吃素的!

    如果是他在场上……

    既然乐正氏那么喜欢知止。

    那么他就会在孝道上倒逼乐正氏一止再止,最后止无可止!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小赵毕竟没有他的这份境界。

    许尚对于小赵的期望,只需把乐正氏逼退一步,便足矣了。

    扶苏震叹:“夫子,您真的……真的……”

    扶苏一时间都不知晓该说些什么了。

    一道在他们看来是无解的难题。

    放在夫子面前。

    却转瞬即可破解。

    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啊!

    华阳太后则是忍不住开口:“早知道这一场不应该让赵卿上的,若是夫子亲身激辩,定然精彩绝伦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。”

    许尚轻笑:“秦夫人此言差矣,年轻人总是要历练历练的嘛。”

    华阳太后垂首:“夫子所言极是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罢。

    屠雎与李斯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正所谓没有对比,就难晓高低。

    他们发现越是跟夫子长久相处,便越发明悉夫子的深不可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