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【国害】(3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籍,包括嬴秦之姓氏起源……他都敢从中作梗!”

    “试问,我秦廷可曾用鲁壁藏书一案,就立即大办整个孔氏一族?”

    “秦廷没有,当时只是推出了几个孔家老朽进行定罪,并让孔鲋带头执行焚书修史的政策,这件事也就算翻篇了。”

    “即:我秦廷已经给过曲阜孔氏一次机会,就算论及他们的赈济灾民之功,这个功也早就抵完了!”

    “正所谓可一不可再,曲阜孔氏却不知悔改,先有鲁壁藏书,后又主导东郡陨石案,试问秦廷这次……凭什么不能将其极刑惩戒,以儆效尤!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许尚一次性说了很多话。

    他的核心思想有两点。

    大秦正在从商君的重法轻民,不断的调整中,为了促进一统,秦廷也是做出了诸多的努力。

    尔后便是曲阜孔氏的一再作死。

    第一次,咱们可以小惩大诫,轻拿轻放。

    第二次……你还想让我网开一面……

    这就典型的不讲道理了!

    可一不可再。

    尔等蹬鼻子上脸。

    那我就应该狠狠的削你!

    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共识。

    并非没有给过你机会。

    你自己不把握住……

    还能怪谁?

    子思齐:“(?_?)!”

    子思齐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。

    可他已经很难反驳了。

    因为许尚刚刚从各个角度,彻底堵死了他在曲阜孔氏赈济有功一事上,所有的正面论调。

    这张牌属于废到不能再废了!

    人宗鹖冠子见状轻叹一声:“哎!”

    鹖冠子刚刚的劲头儿都快掀起来了,他都准备好跳脸邹奭,再挑衅回去了。

    结果却被许尚的缜密之言,击碎了所有的妄想。

    东方席位。

    众多儒家贤哲正在交头接耳的分析。

    “这个关中隐仕,属实有点难缠啊!明明曲阜孔氏赈济灾民有功,本为正论,可他愣是能够把此事给驳成反论,名家诡辩也莫过于此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最初提出关中和中原的共识差异,指出曲阜孔氏赈济灾民,有乱法之嫌……后被子思齐用一统大势压制……可他转头又把商君之法搬了出来,并言及现今的大秦为了促进一统,早有发力,反而是先贤孔氏的一再违法……”

    “诡辩!这根本就是诡辩,若单论赈济灾民一事,无论怎么看都是正论,也都是有功的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众多孔门贤哲现在明显有些憋屈。

    明明是他们占优的议题。

    结果怎么就处处受制了!

    是子思齐太废物?

    好像也没有。

    子思齐该说的都说了。

    实在是许尚太过狡猾……不,应该是老奸巨猾……滑不溜秋……

    旁侧。

    荀子扶额:“刚刚的墨家叛逆行刺,孔氏一族赈灾……现在都被许尚给颠覆了,那就只剩下黄河泛滥不治了。”

    荀子原以为子思齐再不济,也总归能让许尚各种棘手一番。

    现在看来……

    他明显还是有些高估子思齐了。

    乐正氏接话:“黄河泛滥不治,秦廷难辞其咎,这一条可不是单靠嘴上论调,就能够轻易翻篇的。荀卿,莫急,子思师兄输二得一,咱们还算稳得住。”

    三个议题。

    只要能够拿下其中一个。

    他们就不算输。

    反正主打的就是:许尚可以小赚,但我们永远不亏!

    南方席位。

    商山四皓也不由得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甪里先生周术小声道:“用一统大势的名头,都没能压住他许尚,这是我没想到的。”

    绮里季无奈:“他太滑头了,你一说秦法不够兼顾中原民意民心,不够促进一统,他就把商君之法给搬出来……这不废话嘛,商君出了名的极端,无论谁跟商君比……其都是仁德的。”

    绮里季感觉许尚非常无赖。

    事实上。

    许尚的这个辩论灵感,出自后世的曹孟德……

    曹操麾下有毒士贾诩,还有那个人肉做军粮的程昱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。

    奸诈的曹操只要当众让两人发一下言。

    两相对比。

    老曹同志立马就会感觉……我可真是个大好人啊!

    估计曹操立马就头风病全消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毒士对内的最大作用。

    同样的。

    许尚的前面有个商君。

    只要儒家讲仁德,论仁义,亦或者提及一统大势。

    那许尚自然就会本能的把商君给搬出来……

    然后。

    我秦廷现今明显正在朝着仁德的方向,夺路狂奔,为促进一统大势,当仁不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