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琅琊开海(3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
    其需要督办四件大事。

    第一:执行徭役代分土地政策,必须得包产到户,不允许出现遗漏兼并的情况。

    第二:在齐地五郡分别篆刻三字经、百家姓和千字文的石碑,包括推栏上面的内容管控,也得包含些许的三字经片段等等。

    第三:在临淄开办钱庄,推广利息等概念,号召百姓存钱。

    第四:准备搬迁稷下学宫事宜。

    李斯毕竟是荀子的弟子。

    虽为法家,却是儒家出身。

    又在稷下修习多年。

    遂,由李斯暂且坐镇临淄,绝对是稳上加稳的事情。

    尔后。

    在始皇的东巡銮驾抵达琅琊郡之时。

    九卿少府负责的琅琊台,还有开海石碑诸事,也都建造完毕了。

    就等始皇上去宣示天下,昭告于四海。

    其实这就跟泰山封禅的流程差不多。

    区别在于……

    于泰山之上,沟通的是天上神明。

    于琅琊之畔,联系的是四海诸神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。

    天上天下,四海之内。

    皆为秦土,昭为功绩!

    谓之千古一帝也。

    其实话又说回来。

    嬴政确实还挺喜欢搞这一套的。

    原本按照许尚的想法,多余的祭神之礼,咱们能省则省,毕竟皇帝每去一个地方祭祀诸神,那可真是废老鼻子钱了!

    没错。

    大秦的国库,即便现在还算充盈。

    可别的不说。

    只谈修缮黄河一项,就很难搞,必将花费甚巨。

    更别提还有骊山皇陵、九州直道、万里长城了。

    而许尚节省的国家经费有……

    他让小赵劝谏始皇,把六巡天下变成一次性巡完。

    其次便是北伐的三十万大军,变成六万精骑打闪电战。

    最后则是东渡寻找仙山,建造蜃楼,囤积奇玩玉石,以献仙人等等,就都一概免之了。

    还有北伐之后的进攻南疆,发兵五十万,还得修灵渠什么的……这个也得压下去……

    如此。

    综合来看。

    黄河需得加紧修,长城可以慢慢建,骊山陵墓咱们能缓则缓,反正始皇不磕丹药,又勤练五禽戏,总归能多活几个年头。

    至于东渡找寻倭岛,外加更进一步的前往南美,以及其余未开化之地,直到实现殖民海外诸夷。

    这才是此番始皇于琅琊开海,真正应做的实事!

    有关徐福……

    许尚也让小赵提前将其安置好了,徐福是个好水手,只需配个李信或者蒙武牵头东渡镇场子,哪怕给徐福十个胆……其也翻不出什么浪花,注定得按照许尚的安排,老实前行。

    于是。

    待始皇于琅琊台昭告完毕,便正式开始了出海巡视事宜。

    许尚随行。

    他让小赵调来一艘稍小一些的楼船,正好给他和尉缭子乘坐于上,也算是驰骋大海过过瘾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。

    许尚还真是第一次亲身航行在大海之上。

    那种海天一色,一望无边的感觉,着实给人一种相当强烈的内心震撼。

    反正许尚此番秘密随行皇帝开海,他是挺高兴的。

    尉缭子的话……

    船尾处。

    “哇!”

    只见尉缭子正在大吐特吐。

    没办法。

    尉缭子属于标准的旱鸭子,他坐不得船,晕的厉害。

    原本他不想来的,许尚非得拽着他。

    这下好了。

    尉缭子现在只觉天旋地转,吐的昏天黑地,生不如死。

    对,就是这么夸张。

    眩晕是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,浑身上上下下都不可描述。

    尉缭子甚至觉得许尚分明就是故意的……

    呔!

    农家匹夫!

    安敢这般拖我下水!

    “许尚!我跟你不共……哇……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!尉缭,你还是少说两句话吧,让老夫好好欣赏一下海景。”

    许尚表示,尉缭子着实有点煞风景。

    可惜了秦夫人没来。

    这海天一色的美景,待回到内陆咸阳,就再也没法看到了。

    “咦?”

    许尚一边陶冶情操,一边惊叹始皇的楼船,着实非常之大。

    可称巨型楼船,风帆直指天穹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许尚便又瞧见了一个让他极具震惊之物,好像水下真有鲸鱼隐约游动,庞然不可测也!

    据青史所载,始皇曾于巡海之际。

    射杀海神!

    说白了就是鲸鱼。

    传说骊山皇陵中的长明灯,其灯油实乃鲸鱼油……

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