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世间无我,处处是我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毫无疑问。

    关中勋贵派系中,有很大一部分群体,让他们办实事啥的,都没问题。

    可你跟他们说百家学识,论道思想……

    他们表面上会迎合几句,说些场面话。

    但大多数关中高官的内心之中,都会对此不怎么重视,甚至轻忽学识之用。

    而许尚却连玄之又玄的道之真意,都可以完美的融合并应用到现实治政之中。

    这明显大大的超出了王绾和冯去疾的认知。

    原来……多懂点形而上学……

    指不定以后还真能用得着?

    王绾:“守虚应人,让出本我,摆脱名之对立,是非因果……倘若皇帝陛下选择让之又让的话,那我……”

    王绾喃喃自语,说着说着,就又绕回去了。

    别人贪婪,我恐惧,

    别人恐惧,我贪婪。

    始皇让权,那我岂不是要起飞?

    王绾果然还是跳不出自我框限,他此生注定要深陷其中了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。

    冯去疾还算稳得住,他也大概能够算到,若是皇帝陛下遵从夫子【守虚应人】的大道真意。

    那么朝堂改制估计真的要到来了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昌文君:“夫子这……彩!!”

    渭阳君:“彩!彩!彩!”

    李信:“?(●′?`●)?”

    李信再度陷入了纯吃瓜状态,似懂非懂,反正横竖都是夫子超级厉害的感觉。

    至于所谓的把【守虚】融入兵法之中。

    李信表示……

    不融,坚决不融。

    狭路相逢勇者胜。

    就是干!

    冲垮丫的就是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东方阁。

    许尚沉吟完毕,也正式要把【守虚合道】的议题,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
    在北冥子等人的注视中。

    许尚深吸一口气,缓声开解:“纵观道家天人两宗,以及道德经的传世经典所载,【守虚】都是天道至理中的大乘概念,在众妙之门的内部,难以窥探,不可直观,唯有悟之!”

    “但根据北冥大师所说的【自然道】和【人文道】,有此二元区分,我们就可以尽可能的尝试梳理清楚【守虚】之脉络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在【人文道】中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人人都能产生大量的【名】之对立。”

    “而举世三千万个人,又将汇聚出多么庞大的【名】呢?不用想都是数之不清,量之不尽!”

    “如此,任何一个帝王,都不可能亲自下场,事事亲为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你没把自己累死,也会承担无数的因果,并陷入无尽的【名】之对立中,甭管怎么做都是错,做多错多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些时候,我们总是吃力不讨好。

   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
    是方法不对。

    还是从一开始就错了。

    谁也搞不清楚。

    只有我们自己吃了亏,才能够真正的长记性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许尚借势北冥子的决策,属实明智到不能再明智了。

    若无【自然道】和【人文道】的二元区分。

    许尚的此番明悟,大概率也会从底层逻辑上出现漏洞,无从弥补。

    好在眼下他就是无敌的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“你杀了六国国君,会显得你没有人君之量。”

    许尚开始用嬴政的生平功绩进行实例论证:“你未把六国的遗老遗少,全部斩尽杀绝,会显得你有妇人之仁。”

    “你修长城,建驰道,筑皇陵,会显得你不够爱惜民力,又耗尽天下民财。”

    “你北伐南征,开疆拓土,会显得你好大喜功……”

    “综上,如果想要尽量避免自身承担全部的【名】之对立因果,外加避免触发反者道之动,就得尝试【守虚应人】的合道路径。”

    “而具体的操作方法便是:先遵从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原则,云有云的位置,水有水的归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嬴政着实是做了太多的事儿。

    做的越多,争议越多。

    但许尚现在肯定都是非常的力挺始皇的。

    别的不谈。

    一统国策,哪怕只是在名义上搭了个框架。

    那也是完成了从0到1的无上成就。

    单此一条。

    千古一帝,实至名归。

    同时。

    许尚也用嘉靖的名言作为引子:云在青天水在瓶。

    “先要通过频繁的【让】……即:你要让云填补好青天的空缺,也要让水存储到合适的瓶中。”

    许尚深吸一口气:“如此,你的行为举措,表面上看起来是在【让】,实则有无相生,很快便会青天无缺,瓶中斟满,你也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