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1章 跑路丞相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“大帅!”

    临安城中。

    伯颜紧急召见了溃败入城的一名千夫长。

    千夫长满脸死灰之色的干声叫了一句。

    伯颜皱眉道:“兀格台呢?为何不是他来见本帅?”

    兀格台就是方才被朱厚照一枪狙杀的那名蒙古万夫长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万夫长大人他...他阵亡了。”

    伯颜大惊道:“什么?!怎么可能?!”

    在伯颜看来。

    即便这三万人不能全功,起码也不会损失的过于惨重。

    结果居然连带队的万夫长都战死在沙场上了?

    这可是自他们蒙古勇士南下以来遭遇的最为重大的失败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战士呢?”

    伯颜紧接着追问道。

    千夫长带着哭腔道:“我们的战士战死万余人。

    就连我们蒙古各部落的勇士都损失了数千人之多。”

    “损失了这么多人,那你们可将敌人的武器摧毁了?”

    伯颜赶紧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大帅,我们连敌人的身都进不得便已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敌人那些武器好生厉害。

    他们手中都拿着许多隔着数十步开外便可远程杀人的棍子;

    杀死我们勇士的同时还伴有雷鸣般的响声。

    我们许多勇士都是因胯下战马受惊跌落下马踩踏而死的。”

    千夫长回忆起刚才的遭遇战还有些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毕竟连敌人的长相都没看清楚,自己就伤亡了将近一半了。

    “嘶~”

    伯颜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如果这千夫长所言都为真的话。

    那对面这支来历不明的军队也未免太过强悍了。

    “你再仔细想想。

    其中是否还有遗漏之处?”

    千夫长凝神想了一阵。

    “大帅,方才与我们对战的只是敌人中一营的兵力。

    末将曾隐约看到过敌人的营帐。

    虽看的不清,但看规模恐怕不下于百万人之众啊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!”

    伯颜接到忽必烈急令后匆匆带兵赶到临安城。

    而朱元璋率领的联军则是突然杀到城下。

    故而伯颜还没来得及派出斥候打探情报。

    如今听到千夫长报出联军的兵力,伯颜再次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“你确定你没有看错?

    敌人真有百万之众?!”

    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于是又出声问了一遍。

    千夫长信誓旦旦的说道:“末将目力向来不错。

    纵然是其中有些误差,但绝对不会少于百万人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连一旁的董文炳都震惊了。

    挥手让千夫长退下之后,整个临安帅府的气氛都凝重了起来。

    伯颜和董文炳相视一眼,都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良久后董文炳打破沉默道:“大帅,恐怕这次我们是遇到强敌了。”

    伯颜现在有些百思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“左丞,你说宋人是如何变出百万人的大军来的?”

    董文炳苦笑一声道:“大帅,怕是不止百万人啊。

    难道您忘了阿术将军和阿里海牙将军也都率军出征了吗?

    末将想来,恐怕他们面对的敌人也不会在咱们之下。”

    伯颜喃喃道:“宋人统计的全国人丁也不过两千余万。

    若是将三路的敌军都算上,那起码也得三四百万之巨吧?

    难道宋人五分之一的人丁全部从军了?

    那又何来如此巨量的粮草供应他们呢?”

    董文炳反驳道:“不可能的大帅。

    如果按您说的。

    那就代表宋人除去老弱妇孺之外的男丁就全部都附逆了。

    可咱们也没收到情报说各地有什么异动啊?”

    “那你又如何解释咱们现在面对的这支敌军?

    总不能是凭空变出来的军队吧?

    嗯...

    左丞,你说会不会是宋人那个南逃的丞相带援军回来了?”

    伯颜口中南逃的丞相是南宋最后一个丞相陈宜中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说,还是因为文天祥和陆秀夫的丞相都是流亡政府所封。

    而陈宜中则是宋恭帝赵?亲封。

    相较而下更加符合朝廷规制。

    要说陈宜中为人为官还算是勉勉强强。

    起码相对于大部分宋臣来说,陈宜中还有那么一丝骨气。

    至于党同伐异这种事是宋廷司空见惯的事情,倒也没必要过多赘述。

    蒙古大举南下之时,陈宜中也被吓的不轻。

    但他倒也没像左丞相留梦炎一样向蒙古乞降做一条忠犬。

    他先是逃出了临安城,后在温州加入了张世杰、陆秀夫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