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刘邦三打丰县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刘邦万万没想到,被雍齿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。

    到底是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,还是老乡见老乡,背后来一枪?他想不通!

    “奶奶滴!我把守根据地这么重要任务交给你,你却……”

    害死我也!刘邦痛骂雍齿。

    丰县是刘邦拼命从秦军手中夺过来的,像丰县、沛县这些都是刘邦的根据地,站稳脚跟才能进可攻退有守。

    如今老巢丢了,直气得刘邦差点吐血。

    说来说去还怪刘邦太信任雍齿。

    其实早有迹象表明,像雍齿、王陵这样的豪强地主,不会坚定地追随刘邦。

    不是一个阶层的人,三观不同,很难融洽在一起。

    王陵和雍齿都是沛县人,二人是豪强地主,家里条件都不错。

    关键是有能力自信感强,心中万千不愿屈居刘邦之下。

    信不信?现实生活中,看看你身边的人,哪怕是你最铁的哥们,也不愿意看到你过得比他强,古今一理。

    刘邦起义后,想拉拢王陵跟着自己干。

    你猜怎么着?人家王陵觉得委屈自己。

    刘邦之前是王陵的小迷弟,屁颠屁颠围着王陵转。

    王陵想都不想拒绝了刘邦的邀请。心说:“跟着你干,想什么呢?我可不是酒徒!”

    王陵一个人出去闯天下去了。

    当时雍齿很想跟着王陵一起去,却舍不得殷实的家业,图离家近,这才跟了刘邦闹革命。

    刘邦也知道雍齿跟自己没实惠心眼,但他不介意,他常对樊哙道:“创业艰难时期,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上策。”

    你看刘邦团队里各色人物都有,杀猪的,卖布的,吹喇叭抬轿子的,当小官吏的……

    另外刘邦想通过重用雍齿,吸引那些豪强地主加入,结果还是被雍齿摆了一道!

    教训啊!血的教训!刘邦第一次对信任产生了危机。

    刘邦暗自下决心:“没有第2条路可走,打下丰县,夺回根据地。”

    刘邦取消了攻打薛县的行动计划,率部队折回,开始指挥进攻丰县县城。

    魏国得到了消息,先刘邦一步增援雍齿,刘邦人马不占优势,久攻不下,只好鸣锣收兵。

    第一次攻打丰县就这样失败了。

    回到沛县,刘邦夹气着急病了一场。

    身体复原后,秣马厉兵再次攻打丰县。你猜怎么着?结果还是失败了。

    有人可能会问,萧何、曹参咋不献计谋呢?

    此时二人并不在刘邦身边,他俩正带兵攻打胡陵(山东鱼台)呢。

    回到沛县城部,刘邦问夏侯婴:“为何双方人马数量差不多,却两次失败呢?”

    夏侯婴道:“沛公,你发现了没有?双方士兵都是熟人,要么是左邻,要么是右舍,要么是父老兄弟,都手下留情,

    谁都不拼命,顾虑颇多,所以两次都败了下来。”

    刘邦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原因找到了,接下来要调换人马。

    “为今之计,就是要补充新的兵员,征兵肯定来不及。”

    刘邦想到了借兵。

    向谁借兵呢?

    向陈胜借兵行吗?陈胜是义军的“共王”。

    答案是不行。

    刘邦听说陈胜死了。

    就在两个月前,有小道消息说陈胜死了。

    众人道:“两个多月都不见陈楚王发号施令了。”

    在那时没有手机电话,消息闭塞,陈胜久不露面,人们猜测他被秦军打死了。

    假如活捉陈胜,秦二世肯定大做文章,唯恐天下人不知道。

    书中暗表,陈胜两个月前被他的车夫庄贾杀死了。

    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楚王景驹。

    后来刘邦得知,陈胜手下的将领,楚国大司马秦嘉听说陈胜已死,于是拥立景驹为楚王,代陈胜指挥起义军。

    景驹,楚国王室后裔。

    秦嘉拥立景驹为楚王符合传统标准,根正苗红,他是楚怀王的孙子。

    秦末时期割据称雄的义军十分混乱,都想打着楚王的旗帜号令天下诸侯。

    早在陈胜当楚王之前,他手下的大将葛婴曾立襄疆为楚王。

    事情是这样的:陈胜起义后没当楚王时,派葛婴去攻打九江(今安徽寿县),葛婴在路上遇见了襄疆,

    经过交谈,得知襄疆是楚国王室后裔,为求得正统,葛婴拥立襄疆为楚王。

    陈胜在陈县(河南淮阳)建立政权后,自立为楚王。

    葛婴一看傻眼了,一山不容二虎,为了向陈胜表忠心,葛婴一刀砍了襄疆,然后提头向陈胜请罪。

    陈胜依然没有放过葛婴,一杯毒酒毒死了他。

   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陈胜是个小肚鸡肠之人。

    一代名将葛婴就这样糊里糊涂死了。他是张楚政权最厉害的将领。

    汉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