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秦末六国复活记(1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公元前209年8月,陈胜手下大将秦嘉,听说陈胜已失踪,于是立楚国王室后裔景驹为代理楚王,都城留县。

    不久,项梁和项羽叔侄二人带兵打下了彭城,占据彭城为根据地。

    彭城是项羽的老家,即现在江苏省徐州市。

    原来项梁看到刘邦解放了家乡丰县,项氏叔侄有样学样,也解放了老家彭城。

    此时项梁的谋士范增出主意道:“大王,陈胜多日失联,恐怕凶多吉少。

    起义军群龙无首,大王应该早立新楚王,以号召天下。”

    项梁道:“先生所言极是,奈何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,总不能立两个楚王吧?”

    项梁素有野心,当初吴地起兵时,叔侄二人杀了有恩于他们的会稽郡守殷通,项梁取而代之。

    打下彭城后,项梁野心急剧膨胀,一度想取陈胜而代之。

    他说陈胜乃一布衣,我项梁是楚国贵族,怎么讲也轮不到陈胜为王!

    范增劝解道:“大王,陈胜之所以接连吃败仗,就是他过早称王的原因。

    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,大王不可学陈胜急于称王。”

    项梁这才收敛了野心。

    范增接着道:“大王当务之急就是扶立一位楚怀王直系后人,竖起匡扶楚国的旗帜。

    将来天下还不是大王你的?”

    项梁不住点头,很佩服范增。

    范增,居巢人,即安徽省巢湖市人。

    70岁时,他听说项梁在吴地起兵,吴地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市。

    范增闻其名投奔项梁麾下,被项羽尊为“亚父”。

    项梁随即发出疑问:“奈何襄疆尊景驹为新楚王,总不能立两个楚王吧?”

    “大王,这还不容易?”

    说着话,范增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,项梁心领神会。

    次日,项梁带着项羽找到了秦嘉,痛斥其忘恩负义。

    斥责他不是着急寻找陈胜的下落,而是着急立景驹为楚王,辜负陈王的一片厚爱……

    不等秦嘉辩解,话落刀落,项梁一刀砍死了秦嘉。

    景驹一看大事不妙,拔腿要跑。

    “往哪里跑!”项羽抢上一步,一刀将景驹刺了个透心凉。

    叔侄二人擦干血迹,命人把两具尸体掩埋,发文安抚众将。

    项梁安慰道:“此二人辜负陈王厚爱,罪该万死!”

    随后项梁收编景驹部队,势力一下子扩大到了2万人马。

    范增这招着实狠毒。

    他让项梁以秦嘉不忠于陈王为由斩杀。

    实际秦嘉是在陈胜死后4个月才立的景驹为王,根本不存在着不忠于陈胜之说。

    项梁找理由斩杀二人,实为要扶持一个傀儡楚王,为以后“挟天子以令天下诸侯”做准备。

    此时范增再献上一条计策:“大王,不表白没人知道你的复国宏愿,

    何不趁此机会召集天下诸侯开会,阐明大王意思,就是要扶持一位正宗的楚怀王后人。”

    项梁道:“我到时如何表白呢?”

    范增道:“你就说前面的两位楚王都不合格,如今要恢复楚国,必须在正宗王室后人里面找,只有这样团结起来,才能推翻秦朝。”

    项梁大喜,于是采纳范增计谋,在薛地召开了一次大会。

    薛地就是现在的山东滕州。

    参加会议的有六国贵族以及各路诸侯,刘邦和张良也参加了会议。

    会议确定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新楚王,项梁自号武信君。

    这次会议被称为“薛地会议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句话叫做“人的命天注定,胡思乱想,不中用”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流落民间的放牛娃熊心做了新楚王。

    为增加号召力,熊心被赋予祖父楚怀王之帝号。

    自秦灭掉楚国后,熊心就流落民间成了放牛娃。

    是项梁发动群众,才把熊心从一个破茅草屋拉了出来。

    项梁做主楚国定都盱台,盱台即现在的江苏盱眙(xu,yi),自此楚国复国成功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说到这里,咱们了解一下陈胜起义后,被灭六国先后复国的过程。

    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: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。

    韩国离秦国最近也最弱小,所以秦先灭的韩。

    齐国离秦国最远也最强大,所以最后灭的齐国,这就是秦始皇运用范雎所献的“远交近攻”之战术。

    也叫“先易后难”。

    秦灭六国最先复国的是齐国。

    齐国最早是西周宰相姜子牙的封地,姜子牙的后人传了几代以后,被姜氏手下宰相田氏所灭。

    所以说齐国又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阶段。

    陈胜起义后,齐国大将军田单和堂弟田横、田荣正隐居狄县。

    狄县在今山东高青东南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