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巨鹿之战,项羽成名之战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赵王歇被章邯手下大将王离胖揍了一顿,赵军扛不住,赵王及臣子们,在手下保护下逃进了巨鹿城

    这时赵王向楚王熊心求援,“楚王,小弟有难,在巨鹿被秦军团团包围,速发兵来救!

    来晚了就见不到兄弟了!”

    赵王有事找领导是对的。

    熊心是起义军的共主,岂能袖手旁观,于是派军队去救赵王~~~

    谁知楚王从彭城发兵到巨鹿,楚国救兵足足走了两个月,这是咋回事呢?

    咱们把镜头切到章邯斩杀项梁后。

    章邯杀了项梁后,并没有进攻彭城,而是杀向了赵国。

    赵军怎么能抵挡住如狼似虎的秦军进攻呢?一败涂地!

    邯郸城被攻破,赵相张耳劝赵王歇赶快逃,“大王,此时不跑就来不及了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!”

    跑路是必须的,赵王歇毫不动摇。

    就这样,张耳趁乱保护着赵王歇向北逃进了巨鹿城(今河北平乡县)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张耳和陈馀是刎颈之交,属于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的关系。

    然而在关键的生死之战,陈馀却没在张耳和赵王身边。

    原来早在秦军包围邯郸之前,陈馀奉赵王之命到常山(今河北正定)一带,招募士兵,陈馀侥幸躲过了一劫。

    章邯攻下邯郸后,把邯郸百姓全部迁徙到了河内,然后一把火烧毁了邯郸城。

    “赵王歇,你以为跑到巨鹿就没事了?想啥哪!”

    章邯发出嘲弄的声音。

    随后他派手下大将王离为主帅,苏角、涉间为副,三人率20万大军去攻打巨鹿。

    章邯留下来是为他们筹措军粮。同时叮嘱王离一定要活捉赵王歇,还有那个狗头军师张耳!

    章邯手下的这三位将军都是一等一的牛人。王离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孙,王贲之子。

    苏角和涉间二人曾是蒙恬手下的猛将,后奉二世之命,跟随王离一起来帮章邯。

    巨鹿城中的张耳和赵王脚跟还没站稳,秦军就追击而至,把巨鹿城团团包围。

    张耳站在城头一看,秦军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。

    “卧槽!这得有40万大军,指望楚军一支人马救援肯定不行。”

    张耳走下城头,赶紧向齐国、燕国等诸侯国求救。

    张耳一口气写了十几封求援信,派人混出城去送信给各诸侯王。

    当时楚王熊心就收到了赵国的求救信。他开始考虑派谁率军队去救赵国。

    在楚王熊心准备派兵之前。为一件事项羽和刘邦吵了起来。

    为么事呢?

    事情是这样的:当时熊心召集六国诸侯开会,讨论谁带兵西进打咸阳这件事。

    咸阳是秦国的国都所在地,陈胜起义时,其手下大将周文打到了潼关。

    眼看要得手,谁知半路杀出个章邯,周文被章邯打败自杀而亡。

    熊心召开这次诸侯大会,就是要确立一位带兵西进的统帅。

    熊心在台上面向各路诸侯道:“各路英雄豪杰,有谁愿意带兵攻打咸阳?”

    众诸侯一听纷纷表示自己可以去。

    率先打下咸阳等于灭了秦国,谁不愿意争头功呢?

    当然这里面包括刘邦和项羽,二人还为此争吵了起来。

    其他诸侯见二人争抢,觉得抢不过二人。也许觉得攻打头阵有危险,都选择了沉默。

    熊心不愿意让项羽率军西进攻打咸阳,假如项羽立下大功,他的日子更不好过。

    熊心倾向选择刘邦。

    此时只见项羽站起来道:“大王,我们项家与秦国有不共戴天之仇。

    远的不说,我的叔叔就死在了章邯之手,这次应该由我带兵杀进咸阳。”

    楚王不好意思直接回绝项羽。

    笑笑说:“今天咱就讨论到这吧!回头我征求一下三老的意见,明天我宣布结果,散会!”

    到了晚上,熊心召来丞相吕青、吕臣父子以及彭城三老,商量是派项羽还是刘邦去攻打咸阳。

    丞相吕清首先发表意见,他说刘邦宽厚待人,项羽残暴不仁,刘邦去为好。

    接着吕青道,“项羽在襄城之战后大肆屠城,杀光了全城的官兵和百姓。

    这种人攻下咸阳同样会屠城。

    而刘邦则宽厚待人。

    宫中的三老和老臣们,也说项羽不适合带兵西进。

    说假如项羽攻破了咸阳,按他平时的表现肯定会屠城,这样有可能会引起兵变。

    为防患未然,还是不让他去为好。

    刘邦宽厚容人,让他带兵西进比较合适。

    就这样,熊心定下了让刘邦攻咸阳的方案。

    无巧不巧,到了第2天,还没宣布,赵国的求援信到了,赵王请求熊心派兵解巨鹿之围。

    这也等于给熊心找了个下台阶。

    说让刘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