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 辛赞(2/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西汉—霍去病:那正好,我这两天新琢磨了个战法,岳将军同我一道研究研究如何?

    南宋—岳飞:自无不可。

    唐—李靖:我也要来。

    战国—白起:我也。

    明—郑成功:1

    草莓奶糖:不愧是将军们,就是简洁明了,这个1不知道为什么戳我笑点上,给我笑yue了。

    俞悦:“我也觉得好好笑,看来今天又会出现一个华夏武将群了,可惜我听不懂,不然我就想办法混进去了。

    我继续说,岳家军进抵朱仙镇。完颜兀术逃出开封之时,却被宋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,滴发班师诏。

    岳飞愤惋泣下:‘十年之力,废于一旦!’

    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。公元1142年,也就是南宋绍兴十二年,39岁的岳飞被赐死。

    在供罪状上留下八个大字:‘天日昭昭!天日昭昭!’”

    九州一色的霜:别提赵构这个晦气东西了,拖出去喂狗吧。

    草莓奶糖:骂累了。

    俞悦:“不说他,咱们继续说辛家。

    辛赞在得知岳武穆死讯的时候,望着南边那株枯树看了许久,杭州那位赵家天子何德何能。

    前有老将宗泽死守东京,弥留之际还连呼三声:渡河!渡河!渡河!’

    后有中原孤城军民等不来援军的烽火,都被那位躲在临安,捧着皇位的赵家天子辜负了。

    如今连一去不回顾,倾十年之力,只争朝夕的岳家军也支离破碎。

    原来人间易变。人心难变啊。

    辛赞牵起蹒跚学步的辛弃疾的手,背不知何时又佝偻了几分,喃喃自语到:‘弃疾啊弃疾,这片山河,真重啊。’”

    九州一色的霜:够了,我们只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,你为何刀我。

    明月松间照:本来我觉得我已经骂累了,但是我现在觉得怒火又重新被完颜构点燃了,他真该死啊!

    始皇大大的狗:他到底对得起谁啊。

    一声诘问,问得南宋群臣心神俱震,宗泽、岳飞、辛赞、陆游等人都在想,对啊,他赵构对得起谁啊。

    他们在为了大宋努力,为了拯救这个破碎的山河疲于奔命,他却在临安城里歌舞升平,莫非那真是汴州城不成!

    他们一次次告诉自己,已经够了,赵构不值得他们一次次的愤怒、伤心、失望,可是说起来容易。

    如果闭眼不管不问,又怎么对得起俞悦视角里,那些顽强抵抗的黎明百姓呢,难道他们就该死吗,就该被放弃吗。

    这一刻,本来在有些平行世界里,还因为臣民们仁慈得以苟活的赵构,无一例外都被做掉了。

    普天同庆!

    俞悦:“当年辛赞在亳州的谯县做县令时,辛弃疾也到了读书的年纪,辛赞带着他拜师当地名重一时的儒士刘瞻。

    刘瞻兴许是觉得‘弃疾’这个名字背负太重。于是给他取了个表字——坦夫,便是希望这个孩子未来的路走得平坦些。

    坦夫这个名字伴随了辛弃疾近二十年的时间,直到他后来南渡归宋,又将字改为了‘幼安’。

    这也意味着他将旧时的安定封存起来,直面残酷的政治斗争,和惨烈的人生,不过这都是后话了。”

    九州一色的霜:幼安的由来,济南二安现在凑齐啦。

    李清照和朱淑真在李清照的小院子里一人占据了一张躺椅,摇摇晃晃地听俞悦将辛弃疾。

    朱淑真手里拿了把团扇,正有一搭没一搭地给自己扇风,看到这里,她对李清照到:“这位辛幼安倒是个妙人。”

    李清照同意朱淑真的看法,她从石桌上的盘子里随手捞了个水果,边吃边回:“只是他的一生大概又是意难平。”

    朱淑真:“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嘛,悦悦说了这么多人,又有哪个是一帆风顺的。”

    李清照不再纠结:“倒也是。”

    辛弃疾自己倒是无所谓,反正他已经饱经风霜了,只是俞悦如今让他又回忆起了自己的年少时光。

    想到已经逝去多年的祖父,辛弃疾面露怀念。

    另一个时空身体还硬朗的辛赞,拉着小辛弃疾同样坐在院子里乘凉,他给小孙子一点点说兵法,授课业。

    小辛弃疾一字一句听的认真。

    俞悦:“学业之外,辛赞带着辛弃疾看了亳州三国时,曹操留下的地下运兵道。

    后来辛赞升迁开封知府,又带着辛弃疾凭吊大宋皇宫,他给小孙子讲述了昔日东京的物阜民丰。

    多年后,辛弃疾在回忆中写下当时的情形:

    ‘十里芬芳,一支金栗玲珑。管弦凝碧池上。记当时。风月愁侬。翠华远,但江南草木,烟锁深宫。’

    当然除了经史子集,辛弃疾也是少年横槊,苦练武艺。

    他祖上本就是秦人真将种,汉唐都出了将帅,天生武人基因。而辛弃疾练的也不是强身术,是一身杀人真功夫。

  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