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8章 新旧飞机场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照相。

    拿到自己的身份纸。

    名字还是陆少康,只剩下最后的坚持。

    办完证件出来,发现天上的太阳出来了,撕裂层层乌云,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。

    广德古称桐汭,建县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,小鬼子荼毒,处处残垣断壁,八千人的小城,锐减到不足500人。

    沿途走来,县城以外,方圆三十里渺无人烟,纵火焚烧后的痕迹,清晰可见,民众尚在舔拭伤口。

    所谓的王道乐土在哪里?

    曲线救国的人们心中不知道吗?

    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。

    城里的小饭馆没有几家,茅屋一搭,开门迎客。

    店家上了蒿子馍馍,一碗鱼汤。

    “没有肉食?”

    热乎乎的饭食,温暖胃,温暖奔波劳碌人的心。

    “现在养家禽的人少,不知道哪天小东洋又来了,它们畜生不如啊,对了,你怎么吃肉食?”

    店主三十来岁,起了疑心。

    “我刚刚办完身份纸,从上海跑反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信,你看下。”

    张爱国看着对方不信的眼神,拿出崭新的硬纸。

    “哦,怪不得呢。”

    “小鬼子太歹毒了,民国二十六年进城,撤走去打芜湖,把水井里丢了死人进去,酱油店里的酱缸,大米铺,凡是能吃的,小鬼子丢了死人进去,有些尸体被砍成几截,丢的到处都是。”

    “唉。”

    小日本的残暴是民间一两头鬼子,鞠个躬,流下几滴鳄鱼的眼泪,就能轻轻揭过的吗?

    张爱国觉得就是官方民间唱双簧,涂脂抹粉在演戏,无奈观众代入感超强。

    苦,一定要说出来。

    民间疾苦无人知。

    世界一片混沌时,清醒是一种原罪。

    店主絮絮叨叨,讲述着小鬼子杀人放火,虐待取乐,奸淫强掠的暴行,初来时饮食居住无着落的惨状。

    店内仅有的三个人,表惰是愤懑的。

    广德惨案不提及,满满的宏观叙事,人和动物的本能,是先求生存。

    迷雾不敢揭,只好用无数谎言堆砌。

    张爱国低头不语,喝了一口汤。

    讲着讲着,大家伙儿的情绪上来,难受的没有人附和,慢慢地冷了场。

    店主重归后厨,忙活起来。

    国军士兵走在街上,瘦瘦的,黑黑的,精神饱满。

    所见过的军官没有一个胖的,灰色衣服洗得变了颜色,个别还打着补丁,光鲜亮丽是特意的捧杀。

    枪支擦得干干净净,吃饭的家伙什儿,伺候得比较到位,论士兵素质,国军嫡系首屈一指,打东洋人敢舍命。

    亲身经历和目睹,只能把疑惑埋入心中,处处一样,处处不一样。

    墙上的标语仍在,以血肉保卫民族的红色大字,提醒着人们战争仍在继续。

    走陆路南下,一路上翻山越岭,辛苦异常,航行不能出云,山头太多。

    广德有多重要,小小的县城就有两个军用机场。

    “老乡,飞机场怎么去?”

    结账的时候,张爱国还是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你要去飞机场?”

    “对,去拜祭一下空中的勇士。”

    “应该的,第二轰炸大队,他们都为国捐躯了,刚打仗那会,天天看到他们起飞降落,家里挺有钱的,可惜了,该死的小东洋。”

    “对,我们不能忘记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听上面的人说,他们两炸广德,炸毁鬼子十几架轰炸机,还把汽油库炸了,死了不少鬼子,真解气。”

    “从东门出10里地,叫十里沟,是飞机场。”

    张爱国道了谢,刚转身。

    “对了,城东是小的旧飞机场,城北是新飞机场,。”

    城北?

    莫非迫降的地方?

    张爱国想了想,终于明白了。

    城北,一大片空地,应该是新机场,不过被破坏的严重,当时飞过了,一个个的坑,不敢落,好像碉楼还在,残存的飞机库棚建筑物依稀可见。

    还是去旧机场碰一下运气,不想穿城而过。

    古朴典雅,风姿巍然的鼓角楼,早已不再晨钟暮鼓,默默的记录着世间的孰是孰非,更隽刻着小鬼子的累累罪行。

    出了城,量天尺丈量先烈们曾经走过的路。

    路还是泥土路,尘土飞扬,不一会儿,落了一层灰。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荒废的机场到了,茅屋草棚倒塌,地上有些坑,鬼子撤退前做了破坏,不够彻底。

    国军的飞机损失殆尽,空有屠倭术。

    取出九五式战斗机,对比着备用,常用的起落架迫降时遭到损坏,机翼有伤,更换各类配件需要一些时间。

    座舱里放好指北针,地图,糖果巧克力。

    做完烧纸上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