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四十三讲】(3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金也可以做成一个马桶,所以黄金具足任何的可能性。我们这念心也就是这样,它本来就具足十法界的染净的功能。这个就是所谓的“性识明知,觉明真识”。这个讲到性具。

    “妙觉湛然”,这个讲到性体。妙觉指这一念心是寂而常照的,湛然指的是照而常寂。这个“妙觉湛然”也等于是前面的清净本然的意思,它是离一切相的。这以下以“寂照”两个来发明,观念是一样。这个讲到性体。

    这以下讲性量。这个心性是普遍整个十法界的,每一个地方都有我们的心性。

    这个是讲到把六识的作用回归到本体的时候,它的相貌是这样,简单地说,是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,具足十法界的德能。

    这以下我们看它的作用。“含吐十虚,宁有方所?循业发现。”“含”是指含摄,它理具;这个“吐”指的是事造。由业力的造作,它就会显现出整个十法界的各式各样的心识出来。所以这个心识的活动、心识的出现,它不可能有固定的处所。各人有各人的业力,它就各人显现,这就叫“循业发现”。

    什么叫循业发现?我们解释一下。比方说,你前生本来是一个女众,女众有女众的想法,你跟现在的想法不一样,因为女众的想法比较保守,相夫教子。欸,你今生变成一个男众,你的想法变成一个男的思想,因为男众跟女众的社会地位不一样。那么你说,欸,我前生是一个女众,怎么就转成一个男众呢?这怎么回事呢?很简单,就是循业发现。你前生是一个女众,但是那个女众只是一个一时的相状。你用女众的心去造作很多男众的业力,你造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业力,这个业力去熏习你清净的本性,你今生就变成一个男众嘛,因为你造了很多男众的业力。

    你说,欸,为什么他前生是一个人,后来变成一只蚂蚁呢?人的思想跟蚂蚁的思想怎么会一样呢?蚂蚁的思想就是:我是一只蚂蚁,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,把这个东西搬到这边,再把这个东西搬到那个地方去,就听招呼就好了。他前生是一个转轮圣王,七宝千子,怎么后来第二生变成一只蚂蚁呢?那这个思想转变是怎么来的?当然就是业力,循业发现。他的体性是清净本然,但是他受业力的熏习而产生很多的变化。当业力结束的时候,他又回归到清净本性,又再创造另外一个生命。

    我们要知道,这个识对我们影响很大的。在整个六根、六尘、六识当中,心识的活动主导了整个业力,你造善、造恶是它主导的。我们下一段会把这个观念再讲一下。

    壬四、斥迷惑

    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及自然性,皆是识心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。

    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,在看生命的时候,都很难看到生命的全貌。比如说,看到诸法的因缘生,你看到诸法的相状,没有看到诸法的本体;看诸法是自然而有,只看到诸法的本体,没有看到诸法的相状。我们很难同时看到生命的不变跟随缘。体用的同时观照,这是很难。所以当我们去看到因缘生、自然有的时候,其实都是落入了个人识心的虚妄分别计度。这个只有言说相,我们都不能看到生命的真实义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,因为不能掌握整个生命的全貌。

    我们的内心状态有两种差别:一个是六根,一个是六识。六根是一个感受。我们眼睛看到一个东西,产生一个感受,快乐的感受或痛苦的感受。这个感受传给了第六意识的时候,就产生很多的分别的想法。而这个根跟识,根是主导了感受,识就主导了思想。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,你就知道根跟识的差别。

    有一个大学教授,他是一个心理学的教授。他找了十个人来跟他做实验。有一天就带着这十个人到了一个黑暗的房间,点了几根蜡烛。这个教授带了这十个自愿者慢慢地过了一个用绳子绑成的独木桥,左晃右晃,从这个地方走到对面去了。大家感受到那个独木桥摇晃的快乐,走过去了。

    走过去以后,教授问大家:感受怎么样?说不错啊,这个独木桥摇过来摇过去,满有节奏感的。那么教授就把灯光又打开一半,大家一看,不得了啊,这个独木桥下面一个很大的水池,这水池里面有十几只鳄鱼,在那个地方跑来跑去。先前大家过去的时候,心中只有一个想法:它是一个桥;这个时候看到鳄鱼,大家开始注意鳄鱼,已经不是看到桥了,心识开始活动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教授说,我们刚刚大概花了一分钟左右就很快走过来,我们现在还必须走过去,谁愿意跟我再走回去?只有三个人可以走过去。其他人看到鳄鱼没有人敢,脚都软了,都没办法动了。后来教授就带了三个人原路走回去了,还有七个人在后面都不敢走了。

    教授这个时候再把灯光全部打开。欸,在桥跟鳄鱼中间,有一个安全的保护绳索做的一个网子,你掉下去其实这个网子保护你。教授说,你们放心,有一个安全网在这里的。现在你们看到网子了,有谁愿意走过来的?又有三个人鼓起勇气,走过去了。其他四个人打死都不敢走了。

    那么,这个地方是表示什么呢?表示其实我们生命的行为是由我们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