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淋尖踢斛,浮收勒折(4/5)
好,没有太过恶劣。
王绾的出发点是以关中利益为主,不愿看到中原做大,故而拒绝配合修缮黄河。
这不是单纯的贪腐……
可论其手段,还有顽固程度。
倒是跟那些着名的贪官,如出一辙。
扶苏也认清了这个事儿无可改变。
官官岂能不相护?
成年人的世界。
讲究的就是个人情世故。
这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就像有句老话说得好,哪怕耶稣来了我们这里也得学会先喝酒,再谈传教的事儿……
“小儒生,无需叹气,现在大秦的官场,还没有到你忧愁的地步。”
许尚看向窗外道:“我跟你说这些,只是让你更加清晰的认识到……未来大秦的官场,大概率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,你要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扶苏虽然相对过往,已经变得很成熟了。
但在许尚和尉缭子的眼中……
扶苏依旧很是稚嫩。
而且最重要的是,扶苏现在年纪不大,待他到了中年以后,估计大秦的官场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届时。
扶苏确实需要做好无力回天的心理准备。
或许有人会说了。
许尚之前不是给出了许多惩贪方案吗?
可那些方案是针对性解决问题的。
即:当你真要查的时候,用许尚的方法,必然能够查得出来,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震慑官场风气不要太过分。
可这样依旧不解决根本性的问题。
也就是说。
古代官场贪腐,逐步滑向不可逆的深渊,这本身就是王朝周期律的一部分。
“夫子,我记住了。”
扶苏表示他会把今日夫子所言,全部铭记于心。
这是扶苏的优点……
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,都是非常优秀的。
“呵呵,那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钱又是怎么从百姓手里征收到的。”
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,道:“首先是淋尖踢斛,说是粮食在库中做运输中,都有可能出现损耗,所以应对粮耗,就得淋尖踢斛。”
“也就是在上交公粮的时候,百姓把粮食倒进斛中,官吏会要求倒满至形成一个圆尖尖,然后官吏便会一脚下去,从斛中撒出来的粮食就是粮耗,也是地方官吏多征收的份额。”
“还有浮收勒折……勒折的意思便是在丰收年间,百姓纳粮官府不收粮食,强制要求必须缴纳钱两。”
“可大丰收的年间,粮食必然会降价,同时粮道官还会进一步的压价,尔后尽可能的从百姓手中征收到更多的粮食。”
“至于浮收就会在秤上、斛上、度量衡上动手脚,正所谓一个官字大如天,官秤、官斛、官家制定的度量衡,你小民怎能质疑呢?”
“如此,三十斤的粮食,凭空吞掉三分之一都是正常,乃至于砍半也是常有的。”
“小儒生,这么一来,你应当能够理解粮道官为何富得流油了,他们就算上上下下的四处打点,每年依旧能够富余千金起步,绝对是赚的。”
……
淋尖踢斛,浮收勒折。
反正百姓纳税的过程,就是官吏们动手脚的时刻。
这其中涉嫌粮食交接。
只要交接,便会产生行政成本。
而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百姓的头上。
另外。
许尚还有一点没说……
那就是京官外派监察,还有某大官的亲戚子嗣行走路过,粮道官都需要迎来送往的表示表示。
而且最后人家还不会特别感谢粮道官……
因为这帮人会觉得,如此肥缺,你能在上面安稳的坐着,就已经是我们高抬贵手了。
怎么?
沾你一点光,你还不满意了?
接你的孝敬,那是给你面子。
我若是不接,你就该寝食难安了。
指不定下个月你就得左迁下派,到时候给你整个干汤寡水的浊官,你就明白厉害了。
综上。
官场上,所有人都知晓粮道官乃是个肥缺。
你每年能够捞多少钱,各方也都是心里大概有数的。
这个位置让你去做……
那你肯定得把大头拿出来,让大家都能沾沾光。
否则凭什么呢?
凭你是清官,爱民如子?
可别搞笑了。
你敢不守规矩,第二天就会有种种弹劾呈递到皇帝的案几上。
届时早朝的时候再论上一论。
你再怎么清官。
也是没用的。
除非你跟皇帝穿开裆裤长大,那确实就很难搬得动……
但跟皇帝穿开裆裤的人,又能有几个呢?
比如乾隆朝的军机
王绾的出发点是以关中利益为主,不愿看到中原做大,故而拒绝配合修缮黄河。
这不是单纯的贪腐……
可论其手段,还有顽固程度。
倒是跟那些着名的贪官,如出一辙。
扶苏也认清了这个事儿无可改变。
官官岂能不相护?
成年人的世界。
讲究的就是个人情世故。
这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就像有句老话说得好,哪怕耶稣来了我们这里也得学会先喝酒,再谈传教的事儿……
“小儒生,无需叹气,现在大秦的官场,还没有到你忧愁的地步。”
许尚看向窗外道:“我跟你说这些,只是让你更加清晰的认识到……未来大秦的官场,大概率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,你要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扶苏虽然相对过往,已经变得很成熟了。
但在许尚和尉缭子的眼中……
扶苏依旧很是稚嫩。
而且最重要的是,扶苏现在年纪不大,待他到了中年以后,估计大秦的官场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届时。
扶苏确实需要做好无力回天的心理准备。
或许有人会说了。
许尚之前不是给出了许多惩贪方案吗?
可那些方案是针对性解决问题的。
即:当你真要查的时候,用许尚的方法,必然能够查得出来,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震慑官场风气不要太过分。
可这样依旧不解决根本性的问题。
也就是说。
古代官场贪腐,逐步滑向不可逆的深渊,这本身就是王朝周期律的一部分。
“夫子,我记住了。”
扶苏表示他会把今日夫子所言,全部铭记于心。
这是扶苏的优点……
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,都是非常优秀的。
“呵呵,那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钱又是怎么从百姓手里征收到的。”
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,道:“首先是淋尖踢斛,说是粮食在库中做运输中,都有可能出现损耗,所以应对粮耗,就得淋尖踢斛。”
“也就是在上交公粮的时候,百姓把粮食倒进斛中,官吏会要求倒满至形成一个圆尖尖,然后官吏便会一脚下去,从斛中撒出来的粮食就是粮耗,也是地方官吏多征收的份额。”
“还有浮收勒折……勒折的意思便是在丰收年间,百姓纳粮官府不收粮食,强制要求必须缴纳钱两。”
“可大丰收的年间,粮食必然会降价,同时粮道官还会进一步的压价,尔后尽可能的从百姓手中征收到更多的粮食。”
“至于浮收就会在秤上、斛上、度量衡上动手脚,正所谓一个官字大如天,官秤、官斛、官家制定的度量衡,你小民怎能质疑呢?”
“如此,三十斤的粮食,凭空吞掉三分之一都是正常,乃至于砍半也是常有的。”
“小儒生,这么一来,你应当能够理解粮道官为何富得流油了,他们就算上上下下的四处打点,每年依旧能够富余千金起步,绝对是赚的。”
……
淋尖踢斛,浮收勒折。
反正百姓纳税的过程,就是官吏们动手脚的时刻。
这其中涉嫌粮食交接。
只要交接,便会产生行政成本。
而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百姓的头上。
另外。
许尚还有一点没说……
那就是京官外派监察,还有某大官的亲戚子嗣行走路过,粮道官都需要迎来送往的表示表示。
而且最后人家还不会特别感谢粮道官……
因为这帮人会觉得,如此肥缺,你能在上面安稳的坐着,就已经是我们高抬贵手了。
怎么?
沾你一点光,你还不满意了?
接你的孝敬,那是给你面子。
我若是不接,你就该寝食难安了。
指不定下个月你就得左迁下派,到时候给你整个干汤寡水的浊官,你就明白厉害了。
综上。
官场上,所有人都知晓粮道官乃是个肥缺。
你每年能够捞多少钱,各方也都是心里大概有数的。
这个位置让你去做……
那你肯定得把大头拿出来,让大家都能沾沾光。
否则凭什么呢?
凭你是清官,爱民如子?
可别搞笑了。
你敢不守规矩,第二天就会有种种弹劾呈递到皇帝的案几上。
届时早朝的时候再论上一论。
你再怎么清官。
也是没用的。
除非你跟皇帝穿开裆裤长大,那确实就很难搬得动……
但跟皇帝穿开裆裤的人,又能有几个呢?
比如乾隆朝的军机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